西班牙文史简介(IV)―巴洛克时期暨新古典主义时
导论
西班牙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Siglo de Oro或 Siglos de Oro)指的是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值此黄金时代,西班牙在政治及文化方面的优势达到顶峰,然而也在此时开始走下坡。前文提及西班牙帝国从Carlos I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起,版图达到极致,然而在1556年逊位传给Felipe II,原本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交给弟弟,「日不落国」版图开始缩减,加上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西班牙在欧洲投注大部份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宗教战争上,耗损国力甚钜。Felipe II承袭其父的原则继续进行镇压工作,战争不断,尤其在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败给英国后,失去了欧洲霸权的地位,帝国实际上只剩下个空壳子。1598年Felipe II传位给Felipe III,此君与继任的「奥地利王室」(Casa de Austria)的后几任国王:Felipe IV,Carlos II,不理朝政,重用宠臣,致使国势更加衰弱。虽然西班牙国势渐弱,然而在文化上的成就,十七世纪(所谓的巴洛克主义时期)不输给十六世纪,两者并列「黄金时代」。
1700年「奥地利王室」的末代国王Carlos II驾崩,无子,造成欧洲各国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王位继承战争」(Guerra de Sucesión),最后由来自法国「波旁王朝」(Casa de Borbones)的Felipe V入主西班牙,虽然Felipe V力图振作,然而衰弱的西班牙已回天无术。
十八世纪正是所谓的「新古典主义时期」(Neoclasicismo)。此时,西班牙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乏善可陈,在文学上更是到了谷底,只有寓言故事作家(fabulistas): Félix María de Samaniego及Tomás de Iriarte勉强撑持局面。
综上所述,十六世纪在Carlos I及Felipe II父子经营下,西班牙在各方面都算是欧洲强权;十七世纪在「奥地利王室」的后几任国王主政下,西班牙国势不及以往,然文化上尚堪列黄金时代;但到了法国「波旁王朝」入主西国后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尽理想。
底下我们就按文类,来看一下有名的作家,及其作品:
Siglo XVI
诗 (Poesía)
巴洛克时期的诗作,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诗作的简化、形式化及夸张化;也就是说巴洛克并没有跟文艺复兴完全脱离关系,而是延续其创作生命,只不过更着重形式的美化1。
十七世纪中叶流行两种不同风格的诗体:夸饰文体 (culteranismo)及观念主义(conceptismo)。
夸饰文体的代表诗人 Luis de Góngora
夸饰文体非常注重诗的形式美及感性美。诗作着重描述的技巧及夸大的风格,到处充斥着暗喻(metáforas);夸饰文体喜用久已不用的古语(arcaísmo)、另创新词(neologismo: 新创语词或旧词新用)、及运用复杂的语法结构(有时复杂到根本无法了解诗人到底要说什么)。
夸饰文体的代表诗人首推Luis de Góngora2,其代表作为Soledades 及 Fábula de Polifemo y Galatea。有人甚至把夸饰文体称为gongorismo。Luis de Góngora习惯大量使用文学性的修饰用语、运用夸张的句法以求获得令人惊艳的形式美 及音乐性,将西文的结构及表达力发挥到极致。
Luis de Góngora的长诗计有讽刺、嘲笑、神话及爱情等题材,在在都是诗人心血结晶之作,作者精心表达各种不同的主题,比较生与死、年轻与年老等巴洛克典型的主题,也因此促使他对时间的流逝感叹良多,因而主题经常围绕在”今夕何夕?”(ubi sunt?)这个主题上,和”把握现在”的”及时享乐”(carpediem)的主题。巴洛克的诗人大多以这两种主题为诉求的重点。
观念主义的代表诗人Francisco de Quevedo
所谓的观念文体,顾名思义,即是指专注观念,以及文字组合后所得的概念,藉着音相近或一字多义的字眼达到文字游戏(juegos de palabras)效果的一种文体。另外亦有一派人士专门研究复杂艰难的句法结构。在很多的诗人及其诗作中都可以同时发现两种不同的风格,这也是巴洛克诗人所偏爱的表现方式,扭曲事物及重视修饰。
观念文体的大师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Francisco de Quevedo,他不仅诗作脍炙人口,散文作品一样令人赞叹惊奇。
Quevedo的诗作种类繁多,计有:讽刺类、哲学类、政治批判类、文学批评类,也有真诚动人,探讨爱情及死亡的十四行诗。他驾驭文字的技巧高超,创作力旺盛,给人一种对人类的存在抱持悲淳、悲观的形象,然而作者又懂得如何以夸张的形式,甚至以胡言乱语来捕捉人生最荒谬的各个层面。事实上Quevedo最受欢迎的长诗的主题即属笑闹之作,在这类诗作中,作者以其观念文体的手法毫不留情的将事实丑化扭曲,勾勒出一幅可笑的漫画。这种扭曲事实的手法,数世纪后我们可以在哥雅(Goya)的画作及巴叶英克兰(Valle Inclán)的「荒诞剧」中找到对应。
附注:
(1)不仅诗的走向如此,建筑方面更能看出其重形式的特征。从当时的建筑非常强调外在的装饰可看出端倪。
(2)Góngora 逝于1627年,三百年后由著名斗牛士Ignacio Sánchez Mejías赞助,于1927年集合了当时一批年轻诗人写诗,以纪念Góngora逝世三百周年,并举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后来这群年轻人在诗坛绽放光芒,史称「二七年代」(la Generación del 27)诗人。
小说 (Novela)
流浪汉小说 (Novela picaresca)
十七世纪流浪汉小说最重要的作品首推”流浪汉古兹曼.狄.阿尔法拉契的一生”(Vida del pícaro Guzmán de Alfarache),作者是马特欧.阿雷曼(Mateo Alemán)。其他重要的作品有”布斯贡的一生事迹,无赖汉的典型及吝啬鬼的镜子”(Historia de la vida del Buscón llamado don Pablos, ejemplo de vagabundos y espejo de taca?os),作者是佛朗西斯科.狄.格微度(Francisco de Quevedo)。
马特欧.阿雷曼的小说,风格清晰扼要,主角的不幸遭遇,所犯罪行及为了改善生活却遭挫败的情节都一一陈列叙述出来。
同样在叙述主角的经历及旅行经过的作品还有一部,叫做”侍童马可斯.狄.欧布雷贡的一生”(Vida del escudero Marcos de Obregón),作者是维生特.艾斯比内尔(Vicente Espinel)。只不过这部作品较少着黑描绘悲苦层面,对人生抱持较乐观的看法。
十七世纪流浪汉小说的一般故事架构就是:主角到处流浪,途中会遇到一群奇形怪状的人物,碰到一堆肮脏下流的事情。
戏剧 (Teatro)
西班牙戏剧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就在巴洛克主义的全盛时期。
戏剧泰斗 Lope de Vega
Lope de Vega是最多产的作家,流传至今的作品计有五百齣左右,很可能他的作品总数超过一千齣,根据作者自述,有些作品一天内就完成。也因此,他的作品中的角色心理刻划的深度不够,角色类别经常重覆。他的作品是为了演出而作,所以动作的情节较多,藉以娱乐观众,吸引观众来参与。对Lope de Vega来说,喜剧的首要作务即在其消遣娱乐的功能。
罗贝是教会王室及社会阶级组织的忠实拥护者,在他的喜剧里,所者所规划出来的意识型态模式,无疑的是希望观众和他一样的信服其观点。作者所规划的主题相当多样,其中最主要的两个主题是爱情和荣誉(el honor o la honra)。任何人只要侵犯了荣誉就会立即遭到报复,除非侵犯者是国王。不过罗贝并没有将荣誉视为贵族的专利,他还创造了一个新的人物-平民。这个平民挺身反抗侵犯荣誉的贵族,最终由国王主持正义,还给平民荣誉。在此可以清楚的看到罗贝的企图是颂扬王室,结合有产阶级农民来对抗野心勃勃的贵族。
荣誉这个主题与性爱息息相关:在喜剧里可以找到一大堆荣誉爱侵犯者及侵犯荣誉者,剧中丈夫,父亲,兄弟,男朋友或好朋友的荣誉受到侵犯,他们的女人或出于自愿或被迫与一个不受社会道德约束的男人发生关系,于是受侵犯者开始追捕侵犯荣誉者。剧中情节包含了很多误会,最终不是以流血,就是以完满结局收场。
Lope de Vega使用清晰的文学风格,让所有观众都能了解,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表达手法却文雅高贵。大部份的情节取材自传统的传说或日常生活发生的事件。
「羊泉村」(Fuenteovejuna)剧情简介
在他的众多喜剧中以「羊泉村」(Fuenteovejuna-又译为小村抗暴记)最为有名。作品中羊泉村的居民杀死一个强暴村长女儿的贵族,后来由公教国王(los Reyes Católicos)判决,支持村民所为,结局圆满。同样风格的作品尚有「最好的巿长―国王」(El mejor alcalde, el rey),「贝利巴聂兹」(Peribá?ez y el Comendador de Oca?a)。非关荣誉主题的作品则有令人哀伤的「欧尔梅多的骑士」(El caballero de Olmedo)。
Don Juan的创造者Tirso de Molina
Tirso de Molina,他也是位多产的作家。Molina的作品虽然诗才不比Lope及Calderón高,然而角色的心理刻划,人物的特性都比上述两者要来得高明。
「塞维亚的爱情骗子」(El Burlador de Sevilla)剧情简介
「塞维亚的骗徒」的副标题是「接受石像的邀约」(Convidado de piedra),作者在此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角色-「唐璜」(Don Juan)。其情节是非常标准的巴洛克式情节,主角尽情的追求俗世的享乐,最后遭受上天的惩罚。唐璜是个沈溺于沸腾的性爱热情中的角色,他相信天主是慈悲的,会拯救他的灵魂,不料他接受一尊死人的石雕像邀请,前往晚餐,结果被拖往地狱。这尊雕像是骑士团长(El Comendador)的雕像,主角所勾引的对象之一的父亲。
发人深省的剧作家Pedro Calderón de la Barca
Pedro Calderón de la Barca是Lope de Vega的跟随者,但是他同时也是位创新戏剧风格的开创者,新学派的创立者。他的作品比Lope要少得多,差不多有一百多齣喜剧。
他的作品比Lope要不自然,较不人性化,但是风格及结构方面较突出。Calderón较着重智性的描述,较缺少生命力,他强调的是哲学性的概念及理性的思考,较抽象,象征主义的味道较浓厚。他的剧本及舞台上的布置较多装饰的成份,被称之为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剧作中的抒情诗句显现出来的柔美及音乐性无人可比。他在戏剧上的成就,不仅宫廷中最高雅的人士知之甚详,连最没有文化素养的老百姓亦耳熟能详。
「萨拉美亚市长」(El Alcalde de Zalamea)剧情简介
「萨拉美亚巿长」是Lope的同名作品,Calderón将之改写,角色更具个性,例如剧中的主角Pedro Crespo即是例证,另多Calderón的作品亦较Lope的作品要有联结性。此剧的主题-如Lope的作品,旨在探讨老百姓的荣誉观,情节相当简单:一位陆军上尉强暴了巿长的女儿,巿长要求上尉娶其女,但上尉以其出身贵族为由拒绝巿长的要求,最后身为老百姓的Pedro Crespo及其女儿终于获得胜利,Crespo下令绞死上尉。其间国王Felipe II现身,同意了巿长的判决。此剧成功的地方在于其悲剧性的感伤力量,主要角色的坚忍性格塑造成功以及赏心悦目的情节发展。
「人生如梦」(La Vida Es Sue?o)剧情简介
「人生如梦」所探讨的主题是人生的真实与虚幻,这个主题是各国文学所经常探讨的主题。其他的主题尚包括:人类的命运,政治的力量,事实的表象等。情节交相错综,其中的主线发综述如下:主角Segismundo从小生活在监牢里,因为其父Basilio de Polonia听信占星术士之言,认为主角将来会成为暴君,篡夺王位,国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遂将主角监禁起来,但是Basilio又怕预言有误,遂命人将王子麻醉带至宫中。然而王子于宫中表现得极为粗暴,国王遂决定将之麻醉,重新监禁起来,并且使其相信这一切皆是梦。国王的所做所为引起百姓不满,群起暴动,释放了王子,王子在经历整个事件后,对世俗的虚荣繁华感到失望,并且他领悟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行事良善而非为了达到良善的地步而将制造动乱者杀死以收杀鸡儆猴的效果。
Siglo XVI
寓言故事作家Félix María de samaniego及Tomás de Iriarte
他们的寓言故事(fábulas)具有浓厚的教化意图,与真正抒情的诗作相差很大。这些寓言故事大抵是翻译或抄袭自古希腊作家或法国作家诸如La Fontaine及Boileau等人。这些虚构的故事均含有道德的训示,以期读者能从中学习行为的准则。第一位作家的作品是「道德的寓言故事」(Fábulas morales),这二位作家的作品是「文学的寓言故事」(Fábulas literarias),前者较生动无拘束,后者则较受形式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