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德国学校和与德国有特殊联系的伙伴学校构建起全球性网络,打造了“德国制造”的教育。
哥本哈根圣彼得教堂边的一栋砖砌大楼前飘扬着丹麦国旗和黑红金三色的德国国旗。这所位于丹麦首都市中心的学校是全球最古老的海外德国学校。它创建于1575年,如今仍在培养儿童和青少年。这所学校开创了以德国为焦点传播知识的传统。大约300年后,1878年,它利用帝国学校基金建立起第一个国家的资助机制。此后,海外德国学校大部分由私人出资,并得到德国公共资金的资助。海外学校机制是具有前瞻性的公共-私人伙伴关系最古老的范例。
“学校架起桥梁”
目前,2014年1月1日起生效的《海外学校法》为这种特别的教育机构奠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基础。这些学校是联邦政府对外文化和教育政策的一部分,而绝非“仅仅”是给“外国人”上的学校:目前大约有2万名德国籍和6万名非德国籍的学生在约140所海外德国学校就读。这些学校大多数被设计成“混合学校”,即来自德语国家的学生与所在国以及其他文化圈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最终,学生们获得德国和当地的双重毕业证书。位于巴西塞古鲁港的混合学校Cólegio Visconde有大约1万名学生,是最大的海外德国学校,它与许多其他学校一样有面向幼童的幼儿园。除了这些双语学校,还有一些德语海外学校,它们主要面向生活在海外的德国家庭。
海外德国学校架起了“通往德国的桥梁”,正如德国工商大会(DIHK)主席Eric Schweitzer(施伟策)所强调的:它是“德国和客居国之间、人和人之间、文化之间、语言之间以及经济界之间的桥梁”。近来,正是经济界更有兴趣在以德国为重点的学校进一步推行双元制教育。迄今为止,除了两所职业教育学校外,共有八所在海外的德国学校设有职业培训部,开展德语商务培训课程。当然还应该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