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几年,中德两国几个部门将对电动汽车领域的很多项目给予支持,以便于在跨学科合作的框架下,自然科学与工程学联手系统地进行探索,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同时,还计划在两国之间进行大量的学生与科学家交流。
为此,德国教研部将出资约三百五十万欧元支持关于能源转换与储存、驱动方案、通讯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科研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尔技术研究院及柏林工业大学将与其中国合作伙伴同济大学(上海)、清华大学(北京)、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及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合作研究电动汽车的新技术。德方项目负责人士慕尼黑大学的Prof. Ulrich Stimming教授。
TU9 将这种合作模式看作是具有极大潜力的国际合作方式,并要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更多的国际合作联盟。
中德合作的共同目标旨在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未来几年中,中国有对汽车逐年上升的需求和对工业增长的预期。从可获取的资源及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人们不得不更多地将能源载体改变到可再生能源上来。在欧洲已公布的雄心勃勃的目标是在2050年将石化能源的需求在现有基础上降低百分之八十,对运输业来讲就是要迅速地转变到电动交通上来。这种转变不仅需要改善电池技术,更需要在整车的设计上进行全面匹配。德国对在该领域与中国的合作具有较大兴趣,因为中国拥有与德国技术互补的专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