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道路规划和交通法规,这些千差万别的道路形态和林林总总的交通规则,总会让异乡人心生苦恼和困惑。很多留学生刚到西班牙的时候,就是因为不了解西国的交规,而感到出行不便,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看似不足挂齿,实则让人深思。
留学生小浩已经在马德里生活了大半年的时间,但他至今仍然不能适应这里的交通规则。当初他刚来西国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西班牙的交通法则与中国的有所不同。回忆起那时的情形,他记忆犹新地说:“那是我刚到马德里的第五天,表弟找我一起出去逛街。当我们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遇上了双红灯,我一看是红灯,就习惯性地站在路口规矩地等着绿灯亮起,但是表弟却边拉着我过马路边说:‘在西班牙,双红灯是可以走的。’后来我们走到另一条马路的时候遇上红灯,当时我正想着现在可以过了,谁知刚抬脚迈出一步,就被表弟拖了回来,他狠狠地训了我几句:‘你找死啊!在西班牙,红灯的时候过马路,被车撞了后果自负,司机是不赔钱的!记住红灯和双红灯的区别啊!’从此以后,只要是过马路,我都会提高警惕,看清楚红绿灯了再走。”
谈及西班牙的交通状况,另一位留学生杨同学告诉记者,他感觉西班牙交规中最人性化的一面就是,车让人。他第一天去学校上课的时候,就遇到了所有中国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在杨同学宿舍通往学校的路上,有五六个单行道穿插其中,这些路口都没有设置交通灯。那天他刚走出第一个路口,就有一辆小轿车从右手方向驶来。初来乍到的他条件反射地按照中国车让人的惯例,赶紧收住脚步,退回人行道上让那辆车先过。可令他纳闷的是,那辆车居然也在他往回退让的同时停了下来,丝毫没有要先过的迹象。随后,杨同学和车里的司机足足对视了五秒,谁也没有动作。就这样僵持了很久,那个司机终于不耐烦地挥手示意杨同学赶快过,这时,杨同学才一路小跑着过了街。一开始他还以为这是西班牙人绅士风度的表现,后来听学长们说起才知道:原来在西班牙,凡是没有人行斑马线和红绿灯的小街道,闭着眼睛都可以放心大胆地走。因为经过这些小街道的来往车辆遇见行人都会停下等候,待行人安全地走过马路以后,方才行驶,而这种小街道在马德里比比皆是。
就读于马德里市区一所语言学校的阿飞则发表了自己乘坐公交车时的感受:“在马德里,坐公交最不方便的就是看站名。你只能在上车前,看贴在站台里面的路线图才知道要坐几站。有的时候,我在站台里根本就找不到那站的站名。不像在中国,公交车的站名都很醒目地标在大灯箱里,方便乘客了解行车路线。”他还向记者讲述了两个亲身经历,并戏称自己的这两段生活小插曲为“公交历险记”。
今年四月份,刚到西班牙两个月的阿飞在马德里郊区找到了一份食品店周末工的工作,开始自食其力。每个周五的下午,他都要从马德里市区乘坐公交车前往工作的那家食品店;周日的晚上,再搭乘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到马德里。而晚上的末班车几乎是没有准时到站的,都会晚点十到二十分钟。有一次,阿飞在公交站台等了半个多钟头也不见公交车的影子,就坐在站台里的椅子上打开笔记本电脑,边等车边玩。十分钟后,姗姗迟来的末班车出现在离站台不远的十字路口。阿飞赶紧收拾东西准备上车,可是那个公交车司机却没有看见他,以为站台里没人就径直把车开走了。阿飞抱着东西紧追不舍,一口气跑了两三条街,但最终还是没能赶上那辆公交车。他急中生智,马上向过路的小轿车招手求助:请司机载他一程,赶在那辆末班车之前到达下一个车站。不过,他连续拦了四五辆都没有成功。有的司机听不懂他说的话,有的司机可能担心他是劫匪,还有的司机因为不顺路而拒绝了他的请求。当最后一辆小轿车停在他面前的时候,阿飞急得一边说着西语加英文,一边手脚并用地比划着。车主明白他的意思后,告诉阿飞:自己正在赶路,不方便载他。阿飞听后就绝望地哭了,当时又饿又渴的他双腿发软,颓废地蹲在地上,以为自己就要露宿街头了。此时奇迹发生了,那个车主从后视镜里看见了阿飞的惨状,又火速倒车回到他身边,打开车门边喊“?Pasa,pasa!”,边挥手示意他上车,然后风驰电掣地赶超了那辆可恶的公交,将他安全地送到下一个车站。阿飞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不停地说着“?Muchas gracias!”。好心的车主向他挥手告别,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征途”。“从那以后,我等公交车都会站在显眼的地方,以防司机看不到我啊!”阿飞感慨地说道。
还有一次,阿飞坐公交车去马德里市郊的某个仓储式超市购物,由于以前他乘公交都是从头坐到尾,等到了底站才下车,所以那时他还不知道:要在中途下车,就必须提前按响车箱内扶杆上的红色stop按钮,以此向司机示意。当他错过三四站以后才发现不对劲,就赶紧下车走到对面的车站,准备坐回目的地。谁料司机却告诉他,回程方向的公交车并不是每站都停,而是直接开回底站。无奈之下,阿飞只能头顶烈日、冒险在高速公路上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才疲惫不堪地走到那个仓储式超市。阿飞笑着说:“现在我乘公交车,当车快到站的时候,我会去按那个红色的按钮。不过有的时候,还是会忘记。因为在中国都是司机自己看监视器,就知道有没有人要下车了,根本不需要我们乘客作提示。我还是有点不习惯呀。”
在西读Master的小兰告诉记者,在她看来马德里很多住宅楼的外观差别都不大,有些更是相似得让人难以分辨。如果让她这种天生方向感不强的人去认路,简直就是白费劲。因为每次要和朋友叙旧、寻找他们家住址的时候,那些狭小的街道和坡陡总会使她晕头转向,在同一个区域里兜上半天圈子。即使按照写好的地址去问路,至少也得花费一个小时的功夫才能寻到正确的路。不过,令小兰感到意外的是,她问路时找过不少交通警察,但得到的几乎都是否定答案,他们之中鲜有能将街道名称熟记于心的人。她觉得马德里的交警似乎功课做得不够到位,有点形同虚设的味道。“我发觉,找地址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多问人,人问得越多,准确率就越高。有时候遇到好心的老人家还会亲自把我领到目的地呢。现在,我和我的同学们个个都是问路高手啦!”说到这里,小兰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