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迎新年
日本的新年定在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就是“大晦日”,也叫“除夕”,日本人29号结束所有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30号准备好一切,拿出所需的物品,开始迎年神了。31日晚上,喝着屠苏酒,吃着年糕、荞麦面、或杂煮,当听到各地神社的一百零八下钟响的时候,就意味着除去了一百零八个烦恼,可以迎接新的一年到了。
大年三十除夕夜,大多日本人都要到神社去,去请神参加神社的祭礼。这一夜,一般都不睡觉,而要活神活现地迎接年神的到来。现在不少人也会在家里看日本国家电视台NHK的“红白歌手大赛”来迎新年。
不过,日本人的年节准备,是从十二月十三日开始的,至新年正月二十日结束。十二月十三日,日语为“正月事始”。在这天首先要进行扫尘,称为“煤扫”,扫尘的目的是为了迎神,因为日本人有一种信仰,认为神极忌讳罪、咎、秽,不洁净之处神是不降临的。因此,扫尘极仔细,房内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庭院都要清扫到。祭神的场所还要用专门的扫帚清扫。十三日扫尘成为全国性的活动是在江户时期。
扫尘后置办正月用品。每家每户要松和年木。春来,捣制粘糕,准备年饭等。所有新年祭神及家人使用的东西必须在十二月二十九日之前准备停当,因为日本有一禁忌,二十九日不得准备任何新年用品。
新年期间将绳索、松柏枝挂在门上的习俗在我国早已见不到了,而此俗传到日本后一直保留至今,并成为点缀新年的一大特色。绳索在日本称作“注连绳”,用稻草编结,上面挂长青的树叶和橙子,也有挂白纸条、扇子、龙虾、海带、串柿的。挂“注连绳”标志着此地清洁无垢,属神佛保佑的领域,因而不仅门上,到处挂此物。
新年家家门前要立门松,似乎没有门松就没有新年的气氛。门松基本是有松竹两种植物组成,分别摆放在大门的两侧。也有在门两侧简单悬挂松枝。立门松这一习俗自平安时代已出现,是我国古时门户上悬挂松枝柏的变形。我国古人悬松枝柏是为逐疫,而日本立门松具有新的寓意,即门松是神降临的场所。
日本号称神祗800万,因此正月祭神是头等大事。日本的许多习俗都与“迎神、敬神有关。“注连绳”是指引神到该去的场所,“门松”是神寄宿的地方。祭祀年神要专设“年棚”前要摆放“镜饼”(上下两层的圆形粘糕,饰有橙子,稻穗等物),灯、神酒、盐等贡品。
除夕吃罢年饭,大部分人开始涌向著名的神社寺院,等待“除夕钟”敲响时正式参拜。也有人在钟声敲过后再去参拜,称“初诣”。由于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因此,“初诣”又有“二年参”之称。除夕神社参拜的主要目的是祈求神保佑,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全家平安。
日本人也有守岁的习惯,他们相信谁若在除夕睡觉便会头长白发,脸生皱纹。除夕迎众神降临各家,因此守岁时要谨行为慎言语。
日本新年也有特定的饮食,首先是用苏酒。我国新年饮屠苏酒的习惯传到日本后,首先是在宫中盛行。正月初一天皇用屠苏酒宴请前来贺正的文武百官,以后此习俗逐渐传到民间。日本屠苏酒的配方以及饮用程序完全同于我国。即用白术、桔梗、山椒、防风、肉桂、大黄等中药材浸在酒中喝。年幼者先饮,最后是年长者。
正月初一至初三的3天内主要食用“杂煮”,这是用各种食物掺杂在一起煮制而成的,主要有粘糕、胡萝卜、牛蒡、白萝卜、豆腐、青芋、海带、鲍鱼等。这些材料象征喜庆、吉祥、幸运、和谐、兴旺。据资料记载,杂煮始于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商人和庶民也仿效并流传至今。
正月活动除全民性的外,还有地区性的,而且形式五花八门。有些地区性活动看来也与我国有关。如在山形地方农家有“成木责”活动。正月十五早晨一人手持装有米粉团汁的水桶,另一人手持厚刃刀敲打果树,边敲边问:“结不结果,结不结果?”手持水桶的人代替果树回答:“结,结!”然后将米粉团汁浇在果树上。有的地区用斧头或镰刀砍果树的根部,同样浇米团粉或小豆粥,以求果树大丰收。据我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我国古代有些地方的农民在正月初一早晨鸡叫时,点燃火把去照果树,为的是不让果树生虫,然后用镰刀、斧头敲打树身,希望他们多结果。
从以上种种来看,日本新年的习俗主要是受我国的影响,尤其是古代。但有一句话可以说,我们丢掉的好多风俗习惯今天仍在日本流传着,形成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节选自sina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