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可一世的“洋秀才”到如今的“普通就业者”,《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在海归回国大潮下,他们的就业心态趋向平和,更为务实,而就业范围也日趋多元,在专家看来,其背后是多元的专业选择与“更自主的内心选择”。
起薪普遍走低,“留学意义”遭疑
在新的“回国潮”冲击下,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就业竞争变大。根据这份的海归就业力调查,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36.5%的人起薪不足4万,67.2%起薪不足6万。部分受访者表示,回国后找工作并不容易,想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企和科研机构的难度越来越大,自身对薪酬的要求也趋于理性。
【提示】起薪低,不代表潜能低
中国海归“回流”大潮愈演愈烈,就业竞争自然攀升。为顺利就业,很多海归对企业性质和薪酬水平的要求在下降,这使得部分人对留学有所顾虑,认为既然留学与国内大学毕业收入差别不大,留学的意义何在?如此看留学回报,未免短视,自始至终,留学就不意味着一张“日后能发大财”的兑奖券,留学家庭需关注孩子是否适合留学,留学给孩子能带来什么,或有意外收获。
实际上根据这份就业力调查,虽然海归的起薪大多不足6万/年,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薪酬呈现出非常大的差距。工作一年后,海归的平均年薪增加到了8.3万,工作3年后则能拿到13万左右的年收入,拥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之后,平均年收入达到32.7万,比工作一年的海归高出了24.4万/年,年增幅近5万。
有工作经验,学成后更吃香
调查显示,海归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决策层与普通职员的年收入差距近30万。大部分海归都是平均年收入为8.3万的普通白领,少部分人考取公务员平均年收入为14.6万,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进入知名企业或机构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重要职位,平均年收入达22.3万,而能够进入决策层,成为公司CEO、合伙人、企业主,年收入高达45万以上的人,实为凤毛麟角。
造成海归收入差距的原因包括个人背景、性别、工作性质、工作年限等。调查中发现,美国海归的起薪普遍较高,近50%的年薪超过6万,高于平均水平。拥有世界百强名校背景海归的平均年薪是20.9万,高于普通院校的12.6万。外企海归的平均年薪为18.8万,高于就职于私企的海归约7万。男性海归的平均年收入明显高于女性,两者差距9.2万。
目前,工作经验依然是影响薪酬的主因,那些在大企业身居要职、收入在20万以上的海归基本都有数年、或数十年的工作经验。无论是工作几年后再选择海外充电、还是毕业后先在海外积累工作经验再回国就业,他们都能更加顺利地进入一些知名企业。数据显示,拥有海外工作经验能使海归就业的起薪差距明显,完全无经验的海归年起薪在7万左右,而有1-2年海外工作经验之后,起薪可达14.9万;拥有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年起薪可达22万,比无经验的海归高出15万。
【提示】留心积攒“海外工作经验”
关爱留学法国部咨询老师建议,同学们在留学之际,可在学习之余寻找一些能够进入世界名企实习的机会,积累工作经验。而完成学业后,如果能够先在海外工作1-2年再回国就业,对于国内求职和之后的职业发展也较好的促进作用。
就业更多元,私企是“大东家”
一般人的印象中,海归就业会优先选择外企,无论是在语言环境、工作氛围、与外籍老板及同事的沟通等方面,海归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但从此次调查结果看,由于民企的蓬勃发展和外资企业求职压力的增加,海归们已经将目光从外企转至更广范畴,在私企、国企、大学、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等,都可以看到海归的身影。
调查显示,中国遍地开花、生命力旺盛的私企已成为了海归就职的“大东家”,71.2%的海归目前就职于私企,就职于外企的海归仅有11.3%,还有8%就职于事业单位、大学和科研机构。
关爱留学法国部咨询老师介绍,外资以及合资企业仍然是海归们的首选,外企的工作环境、薪酬水平和发展前景都非常利于海归的发展,但大中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和大型私企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也有部分海归选择自主创业。
经管专业继续领跑 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调查显示,59%的海归在国外所学的专业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占据中国留学生首选专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金融业对外资的不断开放和蓬勃发展,外资银行和合资基金公司遍地开花,国际金融人才的短缺,更使得去欧美等国读MBA和金融、会计等专业,成为了中国海归炙手可热的选择。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对于国际化人才的缺口极大,一些新兴专业如创意艺术类、动漫设计类、环境类等,成为中国学生的重要选择。此外,一些交叉学科如工业设计、新能源科学、生物医药、奢侈品管理等,由于涉及多个学科知识,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就业范畴也更加广阔,受到中国学生青睐。此次调查显示,文化艺术行业、教育行业、商业咨询业、电子信息业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优秀海归的加入。